
永清镇依托当地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,将半夏种植作为特色产业来抓,不仅让不起眼的“小药材”成了村民的“致富疙瘩”,更孕育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希望。
盛夏时节,走进永清镇原泉村的田间地头,一片片绿油油的半夏长势正旺,叶片舒展如伞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。村民们穿梭其间,忙着除草、松土,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盼。
永清镇地处丘陵地带,土壤疏松肥沃,气候温润、光照充足,与半夏喜阴湿、怕干旱的生长特性适宜。全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,将半夏种植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发展,通过整合“八塬三流域”资源,引入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,形成了“一社带多户”的发展模式,带动众多农户参与其中。

“我种半夏6年了,从刚开始的6亩增加到现在的二十几亩,这几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技巧,半夏的收益很不错。今年半夏长势很好,预计收益也不错。通过我的带动,村里有几户群众跟我一起种植半夏,发展壮大产业的同时,为村里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务工条件。”永清镇原泉村种植大户刘建刚说。
原泉村采用“村集体+种植大户+农户”的种植模式,吸引10户种植大户在南塬参与土地流转种植半夏300亩,实现“一社带多户”的产业发展格局。半夏亩均产值达3万元,亩纯收入2万元,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的方式预计带动原泉村100户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,半夏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、改善了村民生活水平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半夏产业不仅为永清镇带来了经济效益,还促进了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。在种植过程中,农户们注重生态种植,减少化学农药使用,保护了土壤和水源。同时,半夏种植作为当地传统产业,承载着丰富的农耕文化。今年,全镇半夏种植规模达到5100亩。
如今,永清镇的半夏种植面积不断扩大,已形成规模化种植基地,从田间的半夏苗到农户手中的“增收钱”,永清镇用特色种植点亮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。下一步,永清镇计划延伸产业链,发展半夏深加工,提升产品附加值,让这颗小小的“致富果”孕育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希望。(清水融媒记者王利萍马尧)
(来源: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:康翠霞) |